找不到方向和目标? 3个建议帮你摆脱空心病
有的人,30岁的年龄,却活成了60岁的样子,正值事业高峰期,却像极了老年生活;有的人把1年过成了365天,有人却把1天过了365次。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
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2016年11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教授,曾在其主题演讲《买椟还珠的时代与空心病》中提出:
“超过30%大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更有40.4%的大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种心理现象被命名为“空心病”:
他们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中良好的自我形象,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妻子、好丈夫。忽视自身的喜怒哀乐,逐渐对生活丧失兴趣。他们可能会有自杀倾向,他们其实不怎么想去死,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生命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留恋,生活每天带给他们的只有疲惫和乏味。 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感到无比空虚,反映到生理上就是以上如此。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活着都是活给别人看的,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值得留恋的人或事,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毫无差别,那生命对他们来说将毫无意义。
1.打破参照他人来评判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思维惯性,不与他人争高下。
大学生需要将学习目标尽快调整到对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探索、理解和掌握上。当目标转向于此的时候,学习和生活就会进入到一种内部动机激励状态,而内部动机则是通向快乐、幸福、创造和健康的正确路径。
2.多参与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在真实的世界中寻找人生的航向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一门早期接触课程,医学院校给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保持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不仅能启发他们的“知与行”,还会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充盈
3.摒弃华而不实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人格自信。
拼人气指数、收集微信点赞、攀附“大牛”导师、拉来媒体报道等等,经常出现在学生活动之中。殊不知,这些华而不实的评价捧出的可能只是虚假的个人幻影。尊重辛勤劳动的价值,认可真实成果的价值,彰显诚恳态度的价值,将有助于同学们建立起真正的人格自信。
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目标,保持乐观心态,这也是面对任何疾病都有效的良药。空心病作为一种适应性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发现生命的有趣,找到自己的兴趣,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它将不攻自破,而你将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