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级辅导员曹爱萍老师为我们朗读
《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繁森致小女儿孔玲的信
孔繁森致小女儿孔玲的信
玲玲:
你的来信爸爸收到了,已了解到目前你的处境。我想这是必然的,这是你独立生活的第一步,遇到这些困难是预料之中的事。爸爸第一次出远门当兵到济南,正好比你小半岁。我1961年当兵,可以说对于城市生活什么都不懂。第二年入团。1964年在周总理的邀请下,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的国庆观礼活动。就在这一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填补了咱们家祖辈没有参加共产党的空白。当时我是带着你大娘从张庄借的七元钱上路的,而当兵的第一年我就节约了五十元钱寄回了老家……
玲玲,你现在填补了咱家没有正式大学生的空白。你考上了大学,了却了爸爸盼望已久的心事。今天实话告诉女儿,自从你考入中学以后,我就把盼望你上大学的愿望埋在了心底。回想往事,爸爸觉得你的成长至少有两点值得我总结。一是由于我的工作环境,朋友多、同事多、工作调动频繁,虽然影响了你的学习,但也使你接触社会太早,成熟过早。二是我要求你们几个孩子太严了,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迫切。从现在看大有好处,不然的话,这个环境对你们不利。
我看过不少名人自传和他们的成长过程,比如居里夫人、宋庆龄主席、我国医学专家林巧稚等,她们的出身有的是贵族,有的是贫民,但她们却有个共同的条件,一是家教比较严,二是性格内向,三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爸爸不盼望你当什么名人,只想让你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爸爸知道你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而且也有雄心壮志,我相信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肯定地说,爸爸没法和你比。
爸爸文化低,有时候工作起来就有点力不从心,而这个“力”就是科学文化的力量。
爸爸多么渴望有这种强大的力量来支撑我,但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已经与它失之交臂了。我现在只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党安排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点贡献。
对此,爸爸也是壮心不已。爸爸还不到五十岁(1944年生,1993年四十九周岁),还能陪伴着你们年轻人跑一程。
玲玲,我本应早点给你去信,但在你和你妈妈走后的第三天下午,我就做了手术。今天刚下床,不久就回阿里。躺在床上,才能静下心来想好多事,也想到了我的女儿。所以,今天就写了这几个字。
除去学习锻炼身体外,有时间看点文学和历史,善于和不同性格的同学交交朋友。
夜深了,病友们都睡着了,我也要躺一会儿。
爸爸:孔繁森
1993年9月20日于医院中
在写这封信差不多半年之前,1993年4月4日,孔繁森告别拉萨副市长岗位,赴阿里就任地委书记。
1994年年底,2000千瓦的朗久地热电厂重新发电,阿里的夜晚不再漆黑;山羊绒梳绒厂和鱼骨粉加工厂、水泥厂等相继在空旷的荒原上拔地而起;普兰、强拉山口公路开通,阿里高原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了开放的大门;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即将超过1.8亿元,全面振兴阿里经济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孔繁森却在这时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写道: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加应该树立这样崇高的爱国情感,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更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