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高度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1日

    “书满行囊,情传大山。”在长春师范大学,大学生王希智义务回贫困家乡支教的故事广为流传:面对家乡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王希智从大二暑假开始,便在自己家的院里支起三尺讲台,为山里的孩子传授知识、讲解外面的世界。他还将所获得的奖学金,全都用于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图书,三年来,给孩子们带去图书200余册。
    除了“大学生”,王希智还有一个称谓:“青马学员”。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他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像王希智一样,选择一种有高度的青春,让思想得到升华,让行动充满意义,已经成为青马学员们的普遍共识。
    据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介绍,学校党委于2012年启动了“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选拔出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精英式培养,目前学校层面五期青马学员共600多人。学校青马学员在各个学院牵头成立青马学会,各学院成立了22个青马学会,共有4000余名青马学员。“在2015年‘青马工程’第四期学员选拔中,2014级学生踊跃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符合参加笔试条件的学生达到1000多名,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追求崇高信仰的热情不断高涨。”张兴海说。
    创新教育指导方式,强化导师作用,“带高”青春,是大学生愿意参加青马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遴选理论修养好、思想素质高的教授、处级以上干部共30人担任学员导师,每位导师指导5至10名学生,三位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活动相结合,对青马学员开展特殊培养和指导。青马指导教师、学校宣传统战部部长陈爱梅介绍说,学校遴选的青马导师,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提供全程指导,每一项理论实训,导师都要亲自带领;每个月至少和学员面对面交流一次;学员阅读书目中的每一本,导师都要深入阅读,以便提供指导。
    同时,学校还为青马工程教学班配备了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请知名学者主讲“思想理论大讲堂”。他们还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方式,从传播途径上拉近理论学习与大学生的距离。学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建立了4个青马家园微信群、1个青马家园导师微信群和3个青马工程交流QQ群,每个青马学员都参加到各个交流群中,进行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据介绍,学校专门成立的青马学员理论学习实训中心,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难点问题,共开展了38场理论实训,举办了83场成长沙龙,导师们结合实际,引导和帮助学员解决问题。“这些学员喜爱的思想理论讲堂、专家报告、实验训练、成长沙龙等学习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张兴海说。
    为了加强实践砥砺,学校在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地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组织优秀青马学员代表,到教育基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每个青马学员还要到学校、机关、乡村、街道挂职,提前进入服务群众的角色。
在学校图书馆,一个特别的资料室格外引人注意,这里整齐地摆放着1.2万余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图书,300多件音像资料,还有数十种中外文期刊。这是专为青马学员设立的、供学员自主学习的资料室。
    此外,学校为每期学员单独编班,成立党团支部和班委会,单独配置专职班主任和辅导员。每学期评选出“学习标兵”“读书标兵”“宣传标兵”“志愿服务标兵”和“文明行为标兵”,每年评选优秀青马学员。学员大学毕业时,校党委为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推荐书”,帮助就业单位全面深入了解青马学员的优秀品质和能力。
    据张兴海介绍,通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明确,他们勇于抨击各种杂音,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正面关注。青马学员的专业学习成绩也十分突出,据统计,学校青马工程团队共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9项,在重要理论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83%的学员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1. 上一篇:尊崇党章 德规相辅
  2. 下一篇:投身新闻舆论实践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