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开花千簇 硕果压枝香满园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束怀瑞,1929年出生。1947年考入山东省立农学院园艺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果树研究,在果树根系、果树营养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主编出版了《果树栽培生理》《苹果综合标准》《苹果学》《果树栽培理论与实践》等著作。他发明的“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研究”课题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山东省科教兴农功勋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让我们的人民走上了幸福之路,我对国家的快速变化和发展有深切的感受。”2018年金秋十月的一天,在山东农业大学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我国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谈改革开放40年的经历与感悟。
重视联系实际实践中学本领
       1978年,束怀瑞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从1956年被评为讲师,到副教授,历时22年。与其他老师不同,他的副教授是省里特批的。由于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职称评聘,多年积压的问题太多、名额有限。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他在禹城盐碱地开发等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省里为他和另外一位山东农大果树专家罗新书特批增加了名额。
       为生产做出贡献,政府和群众都会想着我们,这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回忆往事,束怀瑞感慨地说。
       束怀瑞教书育人近70年,桃李满天下。他对记者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对我们党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有重要意义,而且实践第一的观点对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地方,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要有为生产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农业人才,要让学生多到生产中接地气,在实践中学真本领,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重视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束怀瑞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1978年秋天,束怀瑞给山东农大园艺系77级果树专业学生上果树栽培专业课。这些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文化基础好,学习刻苦,束怀瑞对他们充满期待。他在教学中结合大量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成果,讲果树产业面临的形势,讲解决生产问题的技术措施等。提起束老师,同学们都交口称赞。束怀瑞当年的学生,如今已是果树专家、山东农大教授翟衡回忆起束老师的课,还感觉那样亲切:“束老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他讲的内容很丰富,分析理论、原理都是结合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1982年,山东农大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束怀瑞成为硕士生导师。他十分重视引导研究生结合生产实际研究问题。他的研究生都要接触生产,论文的选题也都围绕生产中的问题来展开。研究生们不仅在实验室里做研究,还参与了在沂蒙山区开展的果树穴贮肥水技术等研究项目,经常跟束怀瑞去蒙阴县。那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他们经常一天跑好几个山村,连续四五天在山里跑,晚上住在看山人的石房子里。
       1978年,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认为这个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我们内部的单位之间、学科之间、老师之间也要开放、合作。”束怀瑞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一直倡导这种开放的教育理念。
       1991年,束怀瑞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他认为,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应该让他们具有与本学科相关的更深厚的专业基础、更宽阔的研究视野、更活跃的学术思想。作为研究生导师,要尽最大能力培养出最好的学生。他还认为,研究生的培养不是导师一个人的事,要依靠集体智慧,导师虽然在专业某一领域有特长,但总会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各专业各方面都样样精通,可以请相关专业有这方面特长的老师一起参与、联合培养学生,这样对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有重要意义。于是,他先后把本校化学教研室的黄天栋、植物生理教研室的李德全等人吸收到研究生导师组里来,一起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一起培养指导研究生。后来,陆续又有土壤学科的张民、植物发育学科的张宪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胡继连等都是他的合作导师。
       董淑富是束怀瑞在1984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他从1983年就跟束怀瑞在蒙阴搞穴贮肥水研究。在研究生阶段,他主要研究根系生长动态。他回忆说:“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对根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还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对根系如何吸收、保持水分和养分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当时黄天栋老师就参与指导。当时除了黄天栋老师,还与搞气象的、搞土壤的老师合作,这种跨学科的力量真的很强。”
       除了请本校教师参与培养,束怀瑞还经常请兄弟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果树专家来为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许多国内知名的果树专家都曾受邀为研究生上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他还根据需要,把研究生派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实验室去学习。这样借助外力,为研究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开放的优良环境。束怀瑞说:“培养研究生,要尽量找各方面的最优秀的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要善于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保证研究生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际间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工作,1994年,在束怀瑞的提议下,山东农大、中国农大、华中农大、沈阳农大四所农业大学的果树学科组成了四校联合体,合作培养研究生。后来又邀请中国农科院遗传研究所也加入这个联合体,这模式被称为四校一所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定期进行研讨,交流科研项目进展,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这样就达到了强强联合、互补弱点的目的,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学科带头人,束怀瑞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农大果树专业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留校的,而且都没有博士学位。束怀瑞就考虑,青年教师的发展过程中,知识水平、学术背景至关重要,应当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让他们开阔学术眼界,提高研究能力。因为当时学校教师少,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许多学校和院系,更愿意让青年教师在职读本校的学位,这样既方便考学,又不耽误工作。但束怀瑞认为,这些教师上本科、上硕士的时候就在同一学校学习,对自己老师的学术观点、研究思路已经十分熟悉,如果博士再在同一学校上,就容易形成“近亲繁殖”,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于是他鼓励青年教师去果树学科力量强的高校读学位、进修,并积极为他们推荐导师。于是这些青年教师都到果树学界的名家门下去读学位,这样可以学习各家之长,拓展研究思路。另外他们的导师是国家级团队带头人,这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级的大项目,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束怀瑞诙谐地把这种做法叫作“傍学术大款”。20世纪90年代,山东农大果树学科有十几名青年教师分别到中国农大、华中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大、中科院遗传研究所读博士学位。此外,还选派了一些教师到国外留学、进修,到国际上最先进的实验室去锻炼一到两年,了解国际上果树研究最先进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到1999年,果树学科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目前这些教师都已经成为国家、山东省果树产业体系的骨干。
       束怀瑞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去培养,而他自己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很多却不是学果树的。他们来自数学、生物、资源环境、化学、物理、气象、经济等学科。束怀瑞认为:“培养这些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有利于开阔学术视野,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
       由于专业背景不同,这些研究生在研究课题的思路、方法上确实有独到之处。采取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养,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许多人在果树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对这些研究生,束怀瑞要求他们首先补果树专业的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研究。
       山东农大的程述汉本科是学数学的,硕士读的计算机专业,后来他考取了束怀瑞的博士研究生,开展果树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为掌握果树专业知识,程述汉就跟本科生一起上课,把果树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都听了一遍,而且还学习修剪等操作技术。束怀瑞还在果树生长发育特点科研思路等方面对他进行专门指导,项目研究、指导生产也尽量让他参加,增加他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在我对果树生产很熟悉,一棵树长得好不好,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也能说个差不多。”谈起这一点,程述汉颇为自豪。毕业后,他将自己数学方面的优势运用到果树栽培管理中,开展优质丰产生理生态的生物数学模型研究,建立了系列配套技术优化组装方案,用以指导果树标准化生产,提出了区域化的栽培管理模式。目前他正在开展数字化果园等研究项目。
       从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束怀瑞培养了23名硕士、48名博士、36名博士后。这些学生分布在15个省市自治区的27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大部分是教授、研究员,还有部分学生担任大学校长、国家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主任等职。束怀瑞在国外的18名学生中,有的是高校的终身教授、研究室主任,有的在高新技术企业担任技术骨干,还有的成为企业家。
       束怀瑞培养学生,除了教给他们专业知识,还十分重视他们思想品格的培养。他经常和学生一起谈理想,谈成才,教育学生学农爱农,做研究、推广技术要多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他讲这些不只是口头说教,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教育学生。20世纪80年代在沂蒙山区扶贫开发、推广技术,条件非常艰苦,年过半百的他经常带领学生在山里一转就是四五天。由于交通不方便,他们经常是步行,每次束怀瑞都走在最前面。

                   

  1. 上一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下一篇: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