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山东工商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意见》,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增强浓郁学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领导分别在开学伊始、期中检查期间组织各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召开两次会议,并结合多位任课老师意见,对《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课堂纪律管理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雇人上课、参加课余活动与上课冲突的请假问题、抄袭作业等问题,新增或修改了部分条款。11月初,学校出台“优良学风建设”活动方案,我院以此为契机,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多样、具有特色的学风建设活动。活动实施一个月来,教学秩序明显有所好转,出勤率得以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任课老师的自身工作也获得了更高的认同感,学风建设初见成效。我院的学风建设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风建设宣传,发动全员参与,在思想层面进行渗透。
通过学院展板、微信公众号等舆论阵地,对本院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宣传;各班级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特别是《山东工商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奖励条例》、《山东工商学院宿舍管理细则》、《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干部管理规定》和新修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课堂纪律管理办法》等内容,使学生在意识上认同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将手机装进口袋、将知识装进脑袋”无手机课堂活动。
为减少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现象,维持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首先于10月中旬在2017级自动化专业开始试点进行“将手机装进口袋、将知识装进脑袋”的无手机课堂活动。通过两周的实施,对相关流程和规章进行了补充和优化,我院于11初开始在2016和2017级全体学生中开展此项活动。
活动要求上课期间学生不得随身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每班配备一个由班长管理的手机收纳袋,上课前学生自行关闭手机,并根据学号依次将手机放于教室前的手机袋中,由班委和任课教师监督执行。教师根据人数和手机数,共同确认上课人数,并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领导群,要求每节课前班长将手机上交情况以照片的形式汇报到群中。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有所获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院管理的角度督促大家认真听讲,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各任课老师也对本院的此项措施表示认可和支持,反馈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明显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也得以激发。
三、学风建设系列之“学风宿舍”活动
1、成立宿舍舍长小组,并增加“舍长总长”一职称。2、宿舍管理奖励和处罚手段双管齐下。每月评比出“学风优秀宿舍”和“学风待改宿舍”。宿舍考评标包括宿舍成员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手机上交情况、考试通过率等。3、“舍长总长”定期召开宿舍舍长会议,总结各宿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在宿舍层面的解决方法。
四、辅导员深入课堂、宿舍,掌握学生一手情况。
各年级辅导员利用工作之余深入课堂,实地听课,一方面掌握学生的上课学习真实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以课间点名和走访宿舍双管齐下的方法检查出勤,和旷课的学生进行谈心,分析原因并进行批评教育;将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提供给任课教师,包括思想状态波动、经常旷课、对讲授内容接受度差的学生等。这一系列举措增强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同时,辅导员能够掌握学生的一手情况。
通过以上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我院的学风情况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认识到良好学风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推动作用,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并能主动地投入到学风建设中。这些变化广大师生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使大家受到鼓舞,激发了工作、学习热情。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的积淀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内外兼治、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我院将借着学校“优良学风建设”活动的契机,继续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学风品牌活动,将学风建设进行到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