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汇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瑰宝,培养中西合璧的现代化人才。5月16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有幸邀请到著名书法家、诗人梁东先生在逸夫楼二楼报告厅为同学们做了慷慨激昂、生动精彩的演讲——《回归,和再出发——漫谈中华诗词》,原山东工商学院院长刘炳南、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分团委老师及300余名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军致开场辞,介绍了梁老先生在诗词歌赋的深厚造诣。随后,梁老先生发表了近两个小时的热情洋溢的精彩演说。他首先引用德国学者奥尔格哈曼的名言“诗是人类的母语”,向大家讲解了诗的起源;“不学诗,无以言”,梁老先生借用孔夫子教导儿子孔鲤学诗的事例,向大家阐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诗歌,化民成俗,成为千百年来民族教化的重要文献,透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政治与经济、人文与社会,梁老先生为我们进一步剖析了诗歌的丰富内涵。接着,梁老先生给大家讲解了方块汉字的内涵和外延,诗歌的绵延流长离不开生命力顽强的重要载体——汉字,作为音形意相结合的一种文字,为中华诗词的创作与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继而,梁老先生与我们一同分享了中华诗词的“四大美人”: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参差美,以及诗歌的五大功能: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最后,梁老先生呼吁当代青年远离低俗,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回归中华诗词,在诗词中颐养情性,培养缺失的仁爱情怀;在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中接受启发、获得灵感,凝心聚力,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通过此次讲座,国际教育学院的同学们跟随梁老先生进行了一次中华诗词的文化之旅,领略了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诵读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诗词和经典著作中找寻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挑时代重任,为中华之复兴努力学习。(作者:汪灿、姜岩)
梁东先生简介:
梁东,著名书法家、诗人。1932年5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现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和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曾任煤炭工业部教育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