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体性与文化创新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大学生主体性与文化创新

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角度看,重视发扬学生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

离心文化与文化现代化我们一贯重视文化向心力的形成与锤炼,对不同的文化声音保持高度的警觉,导致了文化单一、惰性和因循守旧。这种文化的保守性决定了中国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社会里。布瓦索认为,从向心文化秩序到离心文化秩序的过渡掌握着有效现代化的关键增加多样性而不是减少它,是加速文化的演进和加速带来文化演进的社会学习周期的运行速度。现代化的文化,不是追求文化向心主义者所向往的某种同质的制度秩序,而是共同寻求对多样性和变化的处理方式。由于大学生文化的反传统特质和对时代气息的敏感性,使它往往成为新文化的代表,被视为旧文化秩序的离心力量。

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学习是有明显差别的。向心文化总是力图保持对世界复杂性的控制,偏好抓住现存的东西而非可能出现的东西。离心文化是对世界开放的,是多元、敞开的,趋向于可能出现的东西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前者将重音放在记忆上,后者则乐于遗忘。一个面对过去,一个面对未来。比如,我们高等学校的教学实际是现有知识的传递过程,没有创新,也就不必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追求记忆,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服务于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而对大学生来说,遗忘才是真正的学习和创新的开始。我们倡导学生的创新,就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离心性的学生文化,形成多元化的现代文化场景。

提升学生文化,保持文化弹性文化弹性是检测特定文化活性的重要指标,它通常存在两个方面的观测点:一种特定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接纳性、兼容性;这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前者表现为文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力,后者表现为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能力。我们高等学校文化中,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之于学生文化的弹性是单面的,接纳性不足,辐射力很强,总是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一定的方式强加给学生,而对学生文化、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缺乏宽容和友好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一味强调学科中心,教学管理中则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规范,学生文化和主体性的成长环境和机制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破坏。

缺失文化弹性的文化品质难免落入粗暴、粗糙,不仅有碍于文化的共存、融合与创新,而且容易导致文化殖民主义。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中,学生主体角色缺席、自主发展需要被忽视,教师、管理者成为他们利益的代表者,文化弹性是无法生成的。高等学校文化的发展应当保持三种文化之间必要的张力与弹性,形成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种文化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提升、张扬学生文化是以学生主体性存在和发挥为基础和必要形式的。在当前的形势下,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学生主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善待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冲突是文化弹性的外在表现,是积极的文化现象。文化发展的动力不仅在于潜在的文化滋生和融合,更得益于不同性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我国大学组织内,缺乏不同文化的合理碰撞和平等对话,管理文化压制学科专业文化和学生文化,而学生文化又在管理文化、学科专业文化两种文化的共同压制下成为弱势文化,学生的需要、个性发展和创造性不被教师和管理者认识和接受。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是与学生的文化地位一致的。

我们总是追求稳定,导致教学一言堂,缺乏活力与挑战,管理统一刻板,缺乏学术性与不确定性,教师成了僵师、学生成了僵生、管理者成了僵官,教学景象暮气昏昏、管理氛围死气沉沉,以致于学生主体性被淹没在一潭绝望的死水中。大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的激励机制,创新意志、品质难以形成。文化创新必须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框架,解放学生主体性。

走向文化多元,弘扬质量文化高等学校走向文化多元就是确立学生文化在高等学校文化苑中的价值和独特性,为学生主体性的存在和发挥提供文化支持和铺垫。

研究表明,大学教师更忠诚于自己的学科文化。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文化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中的强势文化。随着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长、三种文化冲突的显化,就会出现利于创新的文化多元现象。学生文化因子的引入,将丰富教师文化、管理文化的内涵和性格,体现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主体价值。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应提倡文化多元共存。高等学校本是文化创新的场合,单一的文化存在显然不利于新文化的萌动和成长。我们认为,应积极倡导质量文化理念来统合三种文化的视点与分歧,发掘大学生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就是提升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品位和格调。

             学生社区服务中心(转载)

              2016 419

  1. 上一篇:适应大学的寝室生活,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2. 下一篇:学生公寓节约用水、保持整洁的倡议书